《人之初》
人之初,性本善。
性相近,习相远。
苟不教,性乃迁。
教之道,贵以专。
昔孟母,择邻处。
子不学,断机杼。
窦燕山,有义方。
教五子,名俱扬。
养不教,父之过。
教不严,师之惰。
子不学,非所宜。
幼不学,老何为。
玉不琢,不成器。
人不学,不知义。
为人子,方少时。
亲师友,习礼仪。
香九龄,能温席。
孝于亲,所当执。
融四岁,能让梨。
弟于长,宜先知。
首孝弟,次见闻。
知某数,识某文。
一而十,十而百。
百而千,千而万。
三才者,天地人。
三光者,日月星。
三纲者,君臣义。
父子亲,夫妇顺。
曰春夏,曰秋冬。
此四时,运不穷。
曰南北,曰西东。
此四方,应乎中。
曰水火,木金土。
此五行,本乎数。
十干者,甲至癸。
十二支,子至亥。
曰东西,曰南北。
此四方,胜殊极。
高曾祖,父而身。
身而子,子而孙。
自我古,及余人。
俱生男,或生女。
我女娶,尔男婚。
婚姻者,人之大伦也。
孝弟也,者天下之经也。
人之有父母,不孝无以报焉。
人之有兄弟,不友无以交焉。
疏而不失,密而不泄。
受一家之言,而行诸竹帛之间。
纷呈上下,不能遁其道也。
牵愁于肠,系党于背。
君子不以言举人。
隐恶而扬善,故天下谓其义。
人之患在好为人师。
好为人师,其患在养人。
好为人父,其患在养子。
养子不教,爱之过矣。
教子不严,劳之过矣。
子不学,非所宜也。
幼而学,壮而行,上致中和,下考均平。
附带文字解析:
《人之初》是唐代诗人朱熹所著的文章之一,是中国儒家经典之一。文章主要探讨了人之初的本性,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来引导人性向善的问题。文章开头便提出了“人之初性本善”的观点,并且通过几个实例来阐述了“教之道贵以专”的思想。在文章的后半部分,朱熹则将人的修养与天地人和、日月星辰、五行十二生肖等宇宙的运作联系在了一起,强调了“孝弟”之道对儒家社会伦理的重要性。整篇文章结构严谨,意蕴深刻,是一篇经典的儒家教育文章。
同时,这篇文章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思想和观点,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亲情、友情、师生情等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观念。在现今社会,虽然教育方式不断地在变化和发展,但是朱熹所提出的“教之道贵以专”,在教育中始终是不可或缺的,这也是我们需要在现代教育中不断探索和应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