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训诂学史,一般认为是从东汉诸葛亮《出师表》中的“子曰:‘兵者,诡道也’”一句提出“词义不明,故每为后世所异论”的观点开始的。而汉代的《说文解字》是中国最早的字典之一。进入南北朝后,专务考证的“符虚白字学”开始发展,到了唐代,二王(韩愈和柳宗元)又推崇以《说文解字》“为古今通变之纲目”为观点弘扬“考据训诂”的学说。宋代,在二程(程颐和程颢)的共同推广下,训诂学在思想界得到了空前的重视,慧远创立了拾遗记(包括《千字文》)的训读方法。元明清时期,华夏各个地方诸流“奋发图强”,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。
如今,中国训诂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。研究成果丰硕,新方法新工具层出不穷。应用语言学各种方法对汉字进行分析,形成了词典及辞书学等一系列研究分支。
训诂学对于汉语语言学和文化研究有重要的作用,我们有责任推动其发展,传承其精神,以拓宽我们思维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