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成为儒家复兴的关键一年,但伴随着儒学的复兴,也引发了一些不安和争议。日前,著名评论员张国芝在讲述自己的学说时表示,在中国有一句话叫“成是非”,就是说成为某些事件的事实,就可以替代道德。
这番话引发了巨大争议,一些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界的挑衅,甚至有些人开始怀疑张国芝本人是否真的熟悉儒家经典。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张国芝的表述有一定道理,应该深入讨论。
不得不说,成是非确实是汉语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。它来源于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非”字的解释:非,不是乐也;成,是也。通俗地讲,这就是说,不符合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诉求就是“非”,反之就是“是”。所以,“成是非”就能将一些本来为道德问题的事情转化为实证性问题。
然而,张国芝的表述也有其不足之处。因为,这种说法过于世俗和功利,不能完全替代像儒家“仁义礼智信”等道德范畴。所以,在研究儒学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“成是非”只能是从一个侧面呈现出一些事情的确确实实发生,但并不能替代道德当中的“是”和“非”。